编者按
又到年中。又到市场迷茫时。
翻开上证指数走势图,可以发现在此轮牛市中,年中年末多是徘徊期。去年的5月中旬到8月,今年的1月到2月,沪指分别在1500点和3000点大关附近震荡。
今年“5·30”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后,股市整个6月都是在巨幅震荡中度过。牛市持续了约一年半,沪指冲上4000点,现在市场是走到了半山腰还是到了小山头?
本期“第一理财”邀请5位分析师,他们分别任职在中资和外资的券商、中资和合资的基金公司,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下半年的市场进行全方位的预测。
刘珍
1 “周末综合征”:非理性遭遇政策压力
近期,我的判断就是不用太担心政策方面的东西,至少在4300点不会出来。大家更多在自己吓自己,但市场自身的、内在的调整压力的确需要正视
《第一财经日报》:A股最近频繁出现“周末综合征”走势,一部分原因是对于政策面压力的预期。现在人们对政策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对市场本身的关注,那你怎么判断这个现象本身?
吴春龙: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因为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如果说大家不担心有政策调整或干预的话,股指涨到什么位置都是有可能的。涨得越高,大家的恐惧感反而会下降,非理性的成分会得到强化。现在的情况看来,证明了政策对市场影响的力度,有总比没有要好,让市场更理性一些。
同时,从下半年来看,企业利润、宏观经济、流动性的状况或者速度,都没有特别负面的因素,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政策的因素,所以特别关注政策面,也属正常。我预计这阶段不会有直接针对市场的打压政策出现。近期,我的判断就是不用太担心政策方面的东西,至少在4300点不会出来。大家更多在自己吓自己,但市场自身的、内在的调整压力的确需要正视。
张涛:总体上,中国自去年到今年的一年半的大牛市以后,它的整体的估值处于偏高的水平,任何一个外来因素,都会成为导致股市发生变动的一个原因,而体现出来的可能就是一个政策面的厉害。
我认为现在,尤其是今年以来,很多的投资者都是新股民,他们看到的是整个市场人人都是股神,是在这种效应的刺激下入市的。他们认为进了市场肯定能赚大钱,这种理念是导致市场心态不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相反,老股民比较稳当。很多老股民波段做得很好,跌了敢买,涨了适时卖掉,不眼红。反而是新股民,追涨杀跌是非常厉害的。目前股民结构是造成心态不稳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证监会也看到这一点,它希望是看到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让理性投资者去参与市场。而投资者通过基金包括私募、集合信托等方式来参与这个市场,肯定是主流和方向。
2 今年年内能见5000点?
对于后市,今年年内5000点我觉得肯定可以看到。因为市场背后的推动力量并没有消失,储蓄资金的分流、人民币的升值、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优质资产的注入,都依然在持续支撑市场走好
《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年中之时,上证指数在4000点附近展开巨幅震荡,对此你如何看?下半年股市将如何运行?
刘炜:近几年来,A股市场似乎形成了一个QDII现象,每次出现QDII的消息,股市几乎都会有比较强的下调反应。我认为最近下跌,也是同样原因。大家担心QDII出台之后的资金流出,影响市场心理和情绪。
从年内来看,我认为,如果这种下跌持续,政府可能会采取其他比较温和的措施来稳定市场,根据我们的DDM模型,未来市场在6~8个月内还有8%~10%的下跌空间,但在十七大之前,会有一个涨势,之后到年末会维持一个平台整理格局。
另外,推出QDII并不会大量分流A股市场的资金。政府出台QDII,目的是为了疏导流动性过剩,慢慢泄洪,而不是打压A股,市场对此反应不必过激。
阎冀:中长期的判断是基于长期牛市的背景不变这么一个大前提。我认为A股市场中期走势是区间震荡,未来将保持在4000点左右的箱体震荡。理由是管理层对市场还是大力扶持,是呵护的。我们认为“5·30”这次的政策,实际上是好比父母对孩子一样,为了抑制过度投机,父母打孩子,不是要打死,是要教育他,往健康的方向走。但是市场曲解了政策,反应过激。所以,经过这次大幅调整之后,市场归于平静,在目前的位置做一个休整。
对后市坚定看好,对于下一步的操作,我们会理性和谨慎。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上涨,股市也应该休息休息了。其实永远的单边上涨也是很可怕的,所以目前这种箱体震荡的局面能让股市更健康地往前走。
王晓东:我对股市并不担心。现在恰恰是股票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包括央行最近做的调查也表明股票投资已经超过了储蓄存款成为居民首选的投资工具。
当然阶段性的短期的波动是任何时候都没法避免的,暴涨和暴跌也是牛市的特征之一。
对于后市,今年年内5000点我觉得肯定可以看到。因为市场背后的推动力量并没有消失,储蓄资金的分流、人民币的升值、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优质资产的注入,都依然在持续支撑市场走好。
3 下半年资金量整体乐观
资金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大的环境来看,中国整个经济体蓄水池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之下,资金不断流入,是水涨船高的过程。对于股市是否会吸引到大部分的资金,我们比较乐观
《第一财经日报》:关于下半年市场资金量的问题,您怎么看?
刘炜:我们判断,在未来3~6个月,将会有200亿~250亿美元流入H股,这其中一部分是社保基金、共同基金、券商、保险公司的;至于私募会有多少,很难统计,目前整体私募可能有1000亿美元,当中可能会有50%左右的钱进入H股。所以下半年,H股将看好。保守估计,H股在未来会有至少10%的上升空间。
吴春龙:我觉得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关于“股市资金目前市场存量的保证金余额,13~14个月后将基本耗尽”这个说法是一个静态、机械的算法,应该是不会发生的,真的发生的话,那就变成一个熊市了,至少到目前,很少人会预期市场将进入一个熊市。因为在新股发行的同时,还会带来新的资金,整个社会的资金量应该还是充裕的,总的情况都不错。
另外,有统计显示,从整个可入市的资金来比较,主要是开户数和城镇人口数的比较,现在可能只有7%左右的水平。中国台湾、日本到达一个高点的时候,都到了20%左右的水平,现在7%左右还不是特别的高。从整个资金量看,根据四五月份的统计,银行资金少增长了1000亿~2000亿元,但是整个居民的储蓄还是有16万亿~17万亿元这样的一个水平,即使银行存量资金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对股市资金供应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资金肯定不是问题,关键是市场的盈利效应和市场的信心。只要有赚钱效应,我相信资金还是会源源不断地进场。
阎冀:资金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大的环境来看,中国整个经济体蓄水池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之下,资金不断流入,是水涨船高的过程。对于股市是否会吸引到大部分的资金,我们比较乐观。
王晓东:我觉得储蓄分流还会持续,因为我们毕竟还有16.8万亿元的储蓄。股市的财富效应影响非常大,国内资金的觉醒才刚刚开始,正如央行最近的调查,大家把股市作为投资的首选才刚刚开始,而不是说到头了。时间是个很关键的概念,我们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时间是不可以跨越的,而空间是没有限制的”。说来说去不管怎么涨,我们只涨了一年多,而不是5年,对一轮大家都看好的长期牛市来说,这决定了资金的流入还可以有乐观的期待的。
[$page]
4 选股:抓住大盘蓝筹
我主张不是去抓黑马,而是抓白马,就是一些有估值优势的大盘蓝筹公司。股指期货推出来一定会跟大盘蓝筹相关,影响大盘蓝筹的价格,肯定还有资金向沪深300流动
《第一财经日报》:自去年到现在,市场出现了大盘蓝筹和题材股轮涨格局,“5·30”调整客观上完成了市场的结构性调整,随着市场反弹,蓝筹股与题材股似乎又起烽烟,价格体系又趋混乱。如何看蓝筹股和题材股的机会,下半年市场会有黑马吗?如何选股?
刘炜:目前市场平均市盈率在32倍,而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是30倍,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是29倍——这说明,越大的公司越便宜,也就是说大盘蓝筹一直有市场空间。
吴春龙:我觉得好像蓝筹就是一类,无论大盘还是二线,这个不是很好区分。下半年,我还是偏向一些大盘蓝筹的公司。钢铁、石化、包括公路还有一些电力、航空等,这些行业整体水平可以而且利润增长的水平也不错。大盘蓝筹还是有上行空间的。
市场黑马很难抓,照理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为什么“黑”?因为别人不知道,大部分人应该是抓不住的,抓住也属于碰运气碰上了,但是黑马一定会有,下半年的时候,预计市场的整体格局还是强势状态。比较谨慎地看,在4000~4500点这样的一个区间作比较长时间的震荡,这期间是黑马表现的时候。
但我主张不是去抓黑马,而是抓白马,就是一些有估值优势的大盘蓝筹公司。股指期货推出来一定会跟大盘蓝筹相关,影响大盘蓝筹的价格,肯定还有资金向沪深300流动;
黑马什么情况下能抓住,以我的经验,选10只股票,有可能选中一只或两只;如果是要专门去抓这一两只,成功概率非常低。特别是市场处于平衡市,涨跌无序的时候,适用配置型选股。
阎冀:对于黑马和白马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业绩保障的品种才有可能成为市场的黑马,在它得到公认之后,由黑变白。
随着新的行业、产业政策出台,随着其经营的创新等,大盘蓝筹中也会出现业绩成长、良性发展的新空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其估值。
我们倾向于从产业整合政策和资产重组两个方面去寻找相关的大盘蓝筹的黑马。
至于二线蓝筹,随着行业突变,也许其业绩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我们认为它们比大盘蓝筹有更大的可能性出现黑马。
总体来说,个股都会有调整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