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全流通凸显本土PE、VC财富机

2007/7/2 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3068

徐以升

股权分置改革的全流通格局正在给中国本土的股权投资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机会。

上周五上市的拓邦电子(002139),为我们打开了中国本土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PE)和本土创业投资基金(VC)成长的巨大想象空间。

拓邦电子上市首日的表现大出市场意外,39元的开盘价,涨幅高达372%,仅次于网盛科技的383.3%,为中小板开盘价涨幅第二;盘中高点为71元,涨幅近6倍,尾盘收于60元,上涨472.5%,市盈率为1352.9倍,因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过高甚至两度被深交所停牌。

拓邦电子成功上市,让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该公司位列拓邦电子的第二大股东,当初以200万元入股获得676.2万股,以上周五开盘价39元计算,其持有的拓邦电子市值2.637亿元,获得了超130倍的超额回报;而如果以60元的收盘价计算,其持有的拓邦电子市值4.06亿元,获得了超200倍的回报。我们还可联想到的是,2006年6月同洲电子在中小板上市时,其背后的深圳达晨创投等四家机构也获得了超过20倍的投资回报。

在股权分置问题成功解决,资本市场上市这一退出渠道日益清晰和成熟之后,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所谓本土PE和创投,即是人民币的PE和创投。

中国目前还鲜有知名的本土的PE和创投公司,当前为中国市场熟悉的主要还是外资PE公司。比如,2003年3月盛大网络获得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2004年5月盛大网络登陆纳斯达克,2005年7月软银亚洲撤资兑现5.6亿美元,不到3年,投资收益高达14倍。高盛领衔于2005年5月入股无锡尚德,赚取利润也超过10倍。市场熟知的经典案例还包括蒙牛股份、双汇、李宁等公司。

中国经济近30年的高成长催生了一大批优质的公司,这些优质公司将逐步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与二级市场相比,上市之前的股权投资正在催生一轮新的财富机会。

而在前几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渠道不畅的大背景下,由外资领衔入股并运作境外上市,铸就了前述外资PE参与中国企业的经典案例。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相关法律健全,本土PE和创投将深刻参与到这一轮财富机会中来。在拓邦电子获利上百余倍的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公司将只是一个开始。

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主要是指已经实现全流通的股改后格局,以及市场对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的渴求,这将尤其表现在中小板市场。

说相关法律的健全,则主要是指今年6月1日实施的《合伙企业法》,作为PE、VC领域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合伙制企业形式将为本土PE、VC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作者为本报记者)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