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首只沪深300ETF月中落地港交所

2007/7/4 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1882

结算技术问题桎梏沪深300ETF产品在境内的推出 

首只以沪深300指数为投资标的的ETF产品即将于本月中旬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而该ETF却一直迟迟未在A股市场推出引起了市场各方疑问。昨晚《第一财经日报》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境内迟迟未予推出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结算方面的技术问题。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除了自身买卖外,还利用一揽子股票与相应的基金份额进行申购赎回。“这就产生了一个结算的问题。”上述人士指出,“由于A股市场有两个登记结算公司,沪深300指数中的标的股票跨越两个市场,使得在最终结算方面产生很大障碍。而该产品在境外上市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目前,沪深两市均上市了ETF产品,如深证100ETF、中小板ETF,上证50ETF、上证180ETF、上证红利ETF。这些ETF产品的相同点在于,其对应的成份股均来自于单个交易所的股票。

实际上,结算方面产生的障碍根本原因在于,内地与香港市场在ETF产品的运作和结算方面的不同。另一相关人士称,“比如在上海市场,ETF产品一级市场的申购和赎回是通过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来完成的,最终再与登记结算公司进行结算;而在香港市场,ETF一级市场的申购和赎回不在港交所的交易系统来完成,而直接在结算方来一起完成。”

据前述人士介绍,即将在香港上市的沪深300ETF的产品推出方是中银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人中银保诚实际相当于发挥了代替结算的功能,以此解决了结算技术难题。” 

据悉,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基金公司一直在抓紧研究攻克结算难题的方法,“如果市场有需求,解决方法得当,管理层一声令下随时都有可能放出。不过,不管设计的解决方法如何,两个登记结算公司的结算系统肯定需要双双调整,因此短时间推出的可能性很小。”某业内人士指出。(李晶)

相关

沪深300 ETF境外上市如何影响股指期货?

江南

股指期货渐近,业界热盼的沪深300ETF终于浮出水面,但不是出现在沪深两市,而是以境外产品的身份出现在香港交易所。这让企盼直接利用沪深300ETF与股指期货开展期现套利的内地投资者多了几分遗憾,也让境外资金对内地股指期货市场的参与模式增添了几分神秘。

作为即将推出的内地首只股指期货产品的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据悉,目前已有数家境外机构获得沪深300指数的产品开发和销售代理授权。

资深期货专家刘仲元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沪深300ETF是与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的最佳选择,在股指期货推出前,提前上市沪深300ETF,有利于为股指期货上市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套利资金参与,增强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然而,由于技术问题等诸多原因,A股市场尚未推出沪深300ETF。于是,沪深300ETF选择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了一个最优的解决办法。

首先,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日趋紧密的融合,为沪深300ETF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资金平台。随着QDII的进一步放宽,内地资金仍然可以通过QDII额度参与沪深300ETF投资,同时配合内地股指期货市场开展套利。尽管由于额度限制,这笔套利资金不及沪深300ETF在内地上市带来的资金规模,但由于期现套利主要是机构行为,对散户资金的影响并不大。

其次,拓宽了QFII参与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套利空间。由于QFII在香港交易所投资沪深300ETF较少受到额度限制,且沪深300ETF在香港交易所交易制度可能会更加灵活,比如引入沽空机制、允许T+0交易等,这更加丰富了套利手段、提升了资金效率,从而提高QFII参与沪深300指数期货的积极性,增强内地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香港上市沪深300ETF进一步丰富了境外资金参与内地股市的渠道与手段,在将来股指期货推出、A股与H股联动性增强的情况下,内地股市受境外资金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如果调控不力,内地股市容易出现单边巨幅震荡,这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