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电动车产量保持稳定,保有量维持在2.5亿辆,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国内电动自行车形成两强争霸,地方分散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电动自行车产业稳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近几年,电动车产量保持稳定,保有量维持在2.5亿辆,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国内电动自行车形成两强争霸,地方分散的格局。
1、电动自行车产量回归稳定
2、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2.5亿辆
3、电动自行车出口持续增加
4、电动自行车行业两强争霸
电动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低碳出行、绿色环保共识深入人心
近年来政府为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并提倡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强化污染物减排。目前,低碳出行、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电动自行车以其环保、经济、省力、能载重、出行距离较远等特点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之一,并将获得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2、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末,我国城镇的常住人口总数达到831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较1978年的17.92%提高了41.66%,年均上升1.04%。随着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城镇居民的出行半径不断提高。城镇化增加了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人们需要一种经济、便捷,省时省力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因符合了人们对于交通方面的需求,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将获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逐步完善的小城镇和农村公路网络将有效促进我国电动自行车消费的持续增长,为电动自行车销量的保证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未来,乡镇市场是电动自行车重要的发展市场。
3、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2009年的37%下降8.6个百分点,开始落在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上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将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升级、产业进化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