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防疫形势趋于缓和,绷在国人心中的防控之弦却尚未放松,也放松不得,但这不妨碍老百姓去畅想疫情后的美好生活,行业、企业去规划今后的生产安排和市场策略。江苏复工满月,企业在复工中遇到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疫情又为哪些行业带来了特殊机遇?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稿件,带您一起展望疫情后的市场风云。
在轰轰烈烈的全民抗“疫”之战中,电动自行车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交通工具。从新日、台铃、爱玛、雅迪、绿源等企业捐赠防疫用车,到外卖小哥脚踏“风火轮”供养肥宅们的吃穿用度,无不让人们对这一国民出行工具刮目相看。2003年非典后迎来暴发的国产电动自行车行业,时至今日依然延续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强悍的竞争力,在硬核复工全力找回“失去的时光”后,它们能等来市场的春暖花开吗?
零部件卡脖子 头部企业各展神通
2月10日,江苏企业复工第一天。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无锡汇集了大量电动车整车及配套企业。尽管新日、雅迪、爱玛、台铃、小刀、新蕾、金箭等整车企业都出现在了无锡第一批申请复工企业名单之上,但行业内真正复工的寥寥无几。当天,仅新日、小刀、绿源局部开工,工人返厂率约30%。
不是不想复,而是不能复。“人、零部件、物流。”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名誉理事长陆金龙认为,彼时行业复工面临着三大难题。“大部分劳动力滞留在外,企业用工不到位;供应商还没有正常上班,外地的配件进不来;零部件供不了货,整车到不了经销商手里,产业链启动困难,即使复工也不能很快复产。”陆金龙说。
电动自行车的零配件供应地相对集中,仅无锡及周边即可提供整车制造商大部分的零件需求,但部分零部件的缺失依然阻碍了复产进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因为缺少车喇叭的某个配件,一家车厂的所有整车都只能“坐等”,无法出库。即使如新日这种行业的领头羊,春节前为年后生产准备的原料和零配件储备也仅够支撑十天的生产。
复工复产需要时间、需要全产业链的联动,实力强劲的行业头部企业祭出复工大手笔,希冀以此加速复工进程。新日电动车用包机将135名新疆阿合奇柯尔克孜族员工接到无锡,云南、贵州的133名爱玛员工享受到了公司的包机服务,更多的车企以包车方式把员工接回工厂。
在企业、政府、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电动自行车行业复工进度喜人。新日电动车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10日,新日已有80%以上员工返岗;相比节前,公司已恢复90%以上的产能。据业内人士预测,无锡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复产率已达到75%左右。
门店销售停滞 互联网售车异军突起
疫情对车企有影响,对电动自行车零售业的打击更大。“春节前,无锡电动自行车门店大约销售十万台车,2月份,受闭店的影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陆金龙告诉记者,整个2月份无锡电动自行车仅销售额就减少了两亿元,如果算上门店租金、人工等成本,零售商损失巨大。事实上,全江苏乃至全国的电动自行车门店销售都有着相同的遭遇。
部分城市的减免租金政策减轻了门店的经营压力,但店主最渴望的依然是重新营业。2月中旬开始,电动自行车被多地政府视作重点民生产业而准许提前营业,这给行业带来曙光。绿源等车企也通过下达针对性的门店防疫规范、采集并下发民用防护物资等形式,帮助门店做好卫生防疫和复工开业工作。有的车企业甚至为经销商送上“大礼包”,与下游企业共克时艰。
如同网上卖菜一样,作为居民疫情期间亟需的交通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也成为网上的热销品。行业头部企业大多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了旗舰店,疫情期间店铺的销售量都很可观。
比德文推出直播购车模式,开启“万人直播特卖会”,崭新的售卖方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许多门店老板还尝试在微信群、朋友圈卖车,送货上门,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业界预测销量井喷 专家呼吁区别管理
作为可以让用户有效规避拥挤密闭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防疫价值”得到认可,山东菏泽、湖南永州等部分城市甚至延长了超标车的上牌时限,以鼓励市民骑车出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复工复学的推进,电动自行车销量井喷已属大概率趋势。记者近日在南京走访多家已开业的电动自行车零售店时,店主纷纷表示看车、买车客户增长明显。
“疫情之下,电动自行车的产能销量都受到了巨大的停滞和冲击,用户也积累了大量的购置需求,4月底5月初,如果疫情能在全国范围内消除,届时电动车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和机遇。”陆金龙认为。
而企业也在用实际行动应对可能到来的购车潮。记者在多家招聘网站和行业资讯公号看到,不少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近期在疯狂“招兵买马”,从技术、行政到销售,动辄数十人的招聘彰显企业押注未来的信心。常州一家小型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部分零配件涨价,人工成本也在增加,公司正在全力储备核心零配件,希望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成本优势。
此次疫情对行业长远影响还有待观察,但电动自行车在特殊时期的作用和价值已经为城市管理者留下深刻印象,势必也会影响未来用户的购买选择。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设计大师杨涛认为,城市需要的是更加多元化、包容性的道路设计。南京等城市始终坚持保留城市的慢行系统,这为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出行提供了条件,也增加了城市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韧性。疫情过后,这一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陆金龙建议,电动自行车管理应该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例如,外卖小哥这一群体对城市运营、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可设计专门的管理规范,放宽对其电动自行车车辆性能的管理,加强对驾驶人资质的考核,“对他们来说,电动自行车更是一个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