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燕
大金融时代到来、金融和资本的崛起和建设高效、强大的金融体系,将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
理财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消费来储蓄今天的钱,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财富,这包括三个环节:攒钱、生钱和护钱
三个因素决定一个投资配置,首先,资金量大小的不同,其投资策略也不同。其次,投资者的年龄、偏好也不一样。第三,未来的消费需求的安排也不同
过去一个多月,当股市经历了超级过山车的行情,进入中期调整后,有人开始怀疑所谓的“黄金十年”是否是昙花一现。有人说,未来中国将是“黄金十年”,数不尽的财富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捡取。另外一种说法是2008年中国会遇到“后奥运危机”,到底孰真孰假,如何拨开迷雾?
日前,在泰康人寿与《第一财经日报》联合举办的“把握经济大势,分享财富盛宴”沙龙上,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中国工商银行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席德应、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泰康人寿助理总裁兼泰康资产管理公司CEO段国圣等投资专家与本报副总编辑张庭宾一道对此展开讨论。
他们的共识是,经过最近一段时期的市场洗礼之后,倘若决策层能以此为契机掌握金融市场更高明调控技巧、资本市场监管能够纠正暴露出来的制度缺陷、投资者经大浪淘沙,更加理性和成熟,当这些市场柱石更加坚固后,真正的“黄金十年”必然会到来。
那么,在这个已经扑面而来的金融投资大时代中,它的游戏规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背后的力量博弈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如何把握其中的财富机遇,成为时代变革中的赢家呢?
大金融时代是一波波改革累积的成果
张庭宾:现在大家都会谈“黄金十年”的概念,不乏乐观者认为,中国的大金融时代正在到来,也有人在造势“后奥运危机”,你们怎么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在这个过程当中,金融投资市场可能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未来是否还会出现金融风险?
曹远征: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经历了几次转变,其中金融领域的转变,在去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个转变是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资本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的规模在GDP中的比重正在提高。二是,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两个月前的开户数来看,已超过1亿户。 三是,理财观念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成为投资者,相关的理财产品也很多,和各金融机构纵横交织,共同催生出现在的大金融投资时代。
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存在,在未来十年,仍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一个经济体,这个迹象已越来越明显。在过去两三年中,中国的顺差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包括流动性问题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实际上中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中国金融的发展会加速,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更多的产品。
金融机构是一个风险处置机构。金融一直是有风险的,但风险并不是一种损失,需要一种分散或处置,而金融机构就是处置、配置风险的,金融产品本身是金融风险的合约。如果产品设计得当、风险处置得当,那么风险可以被化解、可以被防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相信会有大的金融风险。换言之,如果没有亚洲金融危机这种意外事件出现的话,中国经济是会持续平稳地发展,而且中国金融也会持续平稳地发展。
陈东升:中国改革开放贯穿了近30年,历经农村改革、外贸改革、汇价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这近30年的改革一波一波向前推动,其中贯穿着一个极强的改革逻辑,今天的金融投资大时代的来临是近30年集大成,是献给人民的一单大礼。但这一连串改革的必然结果,并非一蹴而就。
首先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解放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吃饭的问题,是一场受益者最广的改革。第二个改革是价格改革,最为艰难,实际上是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第三个最革命性的改革是产权改革,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这七年,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国际化的改革。
第四个最重要的改革是银行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改革我认为是当今世界金融界最卓越的改革,经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国的银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如果不经过这一系列改革,没有大量优秀企业的诞生以及这些企业盈利水平的不断攀升,中国目前这个股票市场是支撑不住的。所以,从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来看,新一轮的大财富时代、大金融时代到来了。
我过去有一个观点,中国经济的成长一定会带来金融和资本的崛起,而金融和资本的崛起一定会带来科技和品牌的崛起,这是一个逻辑组合。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高效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体系,是目前中国最富挑战的任务。如果一个健全、高效、强大的金融和资本体系建立了,中国经济还会持续、快速增长10年、20年。反之,如果金融问题不解决,没有建立一个世界最优秀的金融和资本体系,中国经济未来支撑10年、20年是没有后劲的,难以为继的。我认为,大金融时代到来、金融和资本的崛起和建设高效、强大的金融体系,将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
张庭宾:陈董对于金融投资大时代来临的分析很有历史纵深感,很新颖。的确,它是过去二三十年一浪推一浪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个我认同。展望未来,我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还是抱有警惕的。
风险主要可能出现在两个方位:一是中国内部的金融体系改革和改善速度较慢,而金融开放的速度太快,一慢一快之间,我们的金融体系承受不了热钱大进大出的压力。这就需要适当控制金融开放速度,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与此同时,加快金融改革,特别是要落实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我负责的市场主体的改革,也就是产权层面的改革,在这一点上,我是国内金融机构经营者持股改革的积极支持者。主观动力的根本问题解决了,道德风险的问题根治了,经营能力的提升就不用担心,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很多人在金融市场上是有天赋的;二是忧虑如果市场操纵泛滥会侵蚀国民的实干精神,会助长股市的投机泡沫,这个需要通过出台“集体诉讼”和“举证责任在辩方”的制度建设进行根本治理。这两个问题如果得到妥善解决,中国金融大发展的“黄金十年”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page]
个人投资者如何分享财富盛宴
张庭宾:过去三年,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工行上市还成了A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上证指数在工行上市之后大幅上涨,凸显了它在中国经济和金融当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金融投资大时代中,工商银行怎么考虑把握财富机遇,怎么给投资者、包括给金融机构提供一些更好的产品和互动?
席德应:我在工行机构部工作,从机构部的角度看,在面对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在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方面,产品的转型对大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投连险产品功能很丰富,类似于“理财一本通”的概念,透明度比较高。国内一些公司推出投连险产品,吸取了一些国外经验,适合了不同风险、爱好、偏好的投资者。目前,资本市场正在调整,泰康人寿推出新一代投连险产品,我认为时机把握得不错。从我们和几家保险公司合作的投连险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市场反应非常不错。我认为,通过投连险产品的推出,分享资本市场的盛宴,必将对下一步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深入合作和银行产品转型,产生深远的意义。
张庭宾:去年以来,随着股市火爆,带来了财富效应,也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新基民、股民。但是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严酷洗礼,很多的个人投资者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既不想错过这个机遇,同时又不敢轻易冒险,因为缺少专业的投资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股市震荡之时,作为专业理财人士,刘先生能否给个人投资者一些理财建议?
刘彦斌: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就出现了一股理财热,股票市场表现也非常好。今年1月我曾表示股市有点贵了,但遭到很多人的反驳。我有一种观点,无论是银行、基金还是保险,都是金融产品的提供者,老百姓则是金融产品的消费者,所以金融产品一定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否则没有市场。
理财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消费来储蓄今天的钱,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财富,这包括三个环节:攒钱、生钱和护钱。护钱非常重要,而保险是保护财富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人不买保险,就像一个人不穿衣服,我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裸体”。保险的功能不局限于保障,还有其他的附属功能,比如储蓄和投资功能等。以前在投资方面的保险产品是有缺陷的,早期的投连险产品遭遇了“滑铁卢”,现在的一些投连险产品也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泰康人寿推出的投连产品是非常好的,初次费用3%、管理费用1.3%~2.0%,基本上可以和现在的公开基金匹敌。投资连接产品从本质上讲就是保险公司推出的基金,就像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的一个基金一样。
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连接产品有很好的收益,保险公司就会变成一个比较全方位的、能适合各种客户需求的理财的机构。
股票如潮水,急涨之后就会急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特殊的投资偏好和才能,有专家帮助打理的投连险是较好的理财方式。
段国圣:刚才大家讲到了投连险产品和基金有比较类似的地方,事实上二者是有差异的。首先,投连险产品具有保险功能,而基金是没有的;其次,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在投资理念方面有区别,保险投资更关注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曹远征:买股票首先是一定要看个股,一定要看公司的业绩怎么样,公司是否有长远的发展前景。股市的大幅度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