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韩国国民银行行长姜正元:在中国布局全球化战略

2007/8/1 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4245

7月27日,曾提出“要做亚洲的花旗银行”的韩国国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银行”,Kook min Bank)行长姜正元(Kang Chung Won)来到广州。

这天是国民银行在中国首家分行开业的日子。姜正元带领几乎所有国民银行高层人员都赶到广州,共同见证他们进入中国金融业的一个新起点。

姜正元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的时候表示:“中国是我们非常看重的海外市场,我们选择在广州召开董事会和经营战略会议,也是实现国民银行全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要做亚洲的花旗银行”

出身银行世家,并拥有海外工作背景的姜正元,在2004年被选中担任国民银行的掌舵者。很快,姜正元提出“要做亚洲的花旗银行”。

国民银行的前身为1963年成立的(旧)国民银行,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家商业银行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在1998年6月与12月国民银行分别合并了大东银行及长期信用银行。2001年又实现了对住宅银行的合并,韩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就此诞生。

为了迅速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2006年,姜正元再次做出了让韩国人注目的举动。在这年的夏天,他率领国民银行击败主要竞争对手韩亚金融集团及新加坡星展银行,与韩国外换银行(Korea Exchange Bank)的大股东美国私募基金Lone Star等达成总值约为72亿美元的收购协议,希望通过韩国外换银行在海外的28家分行和100多家分支机构,帮助国民银行在较短时间达成海外扩张的目标。当时,国民银行在国外只有3家分行。

但是,由于这项数目庞大的收购,卷入了韩国政府与美国投资者的微妙冲突当中,最终迫使Lone Star在2006年的11月份宣告收购协议失效,对于国民银行的海外扩张计划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几乎同时,国民银行加快了在各国设立分行的步伐,当中包括了去年9月向中国银监会提交设立广州分行的申请。

“行动略微迟缓一点,也不会有多少劣势”

早在1995年,国民银行已经在上海开设代表处,应该说,国民银行是最早一批来中国的韩资银行,在潜心发展几年后,已经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分行许可。正在这时,亚洲金融风暴突如其来。

在那段日子里,外资伺机大肆收购韩国银行,国民银行也不能幸免。1999年前后,国民银行兼并了陷于困境的韩国长期信用银行,但不到6个月,美国高盛公司宣布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国民银行16.8%的股权,成为又一家控股韩国银行的外国金融机构。

在韩国政府削减开支自保的建议下,国民银行决定撤离中国。2001年后,韩国国民银行及其兼并的韩国住宅银行、韩国长期信用银行在中国的代表处都相继关闭了。

“我们后来认为,当时退出中国这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是错误的选择。”国民银行一位高层人员之前表示,“因此,仅仅隔了一年后,在2002年我们又在广州设立了代表处,重新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

在被问及在中国具体发展计划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国民银行一向对于海外扩张的谨慎,姜正元没有过多展开。但是,从今年初国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在企业银行业务方面的结盟,到上个月该银行高管人员对大庆、哈尔滨、新疆等地的频频访问,再到本月的广州分行开业,外界已经感觉到国民银行在中国的紧密布局。

“在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前,你真的得首先有良好的制度;我们不会与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或JP摩根(JP Morgan)那样的银行竞争,所以如果我们行动略微迟缓一点点,也不会有多少劣势。”姜正元在2006年说这番话的时候,韩国已经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作为亲身经历过那场危机的“过来人”,姜正元一直在强调风险管理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梁柯志 张国良)

姜正元

● 经济学学士,法律与外交学硕士学位
● 1979.2~1979.10 花旗银行,纽约
● 1979.11~1983.11 花旗银行,韩国
● 1983年12月 银行信托集团,韩国
● 1999.6~2000.5 德意志银行集团,韩国
● 2000.5~2002.11 前首尔银行行长兼CEO
● 2004年11月 韩国国民银行行长兼CEO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