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电动车是个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产业。近年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紧扣广西赋予贵港建设‘广西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的发展定位,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规划建设了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飞跃。
“电动车是个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产业。近年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紧扣广西赋予贵港建设‘广西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的发展定位,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规划建设了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飞跃。”中共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
近日,中共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杨志雄摄
目前,港北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累计签约引进电动车企业近100家,竣工投产50多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11家,爱玛、台铃、绿源、欧派、立马等5家行业排名前10的企业已入驻,形成了年产4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套零部件的产能,本地配套率达80%,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2020年,实现整车产量88.3万辆,全产业链产值132.7亿元(人民币,下同)。今年上半年,实现整车产量100万辆,全产业链产值26.65亿元,税收6000万元。
发挥优势打造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新高地
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珠江流域干线西江中游,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具有连接中国华南、西南市场和东盟国家的区位、交通优势。
10月27日,中共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在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企业车间调研。中新社记者杨志雄摄
目前,广西已经启动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明确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贵港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作为实施“四大战略”,推进“四大振兴”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要培育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产业集群,打造立足广西、面向东盟、走向世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元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制造基地,力争在“十四五”末及未来实现电动车产业“311”目标(即每年生产3千万辆新能源电动车,完成1千亿元产值,缴纳1百亿元税收)。
港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以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对准全国排名前20的电动车整车及配套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不断提高本地产业配套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努力打造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新高地。
10月27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的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组装电动车。中新社记者黄艳梅摄
2015年起,港北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区主要领导率队到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地,走访企业,精准招商,寻求合作或引进项目。短短几年,港北区引进了爱玛电动车、绿源电动车、欧派电动车、台铃电动车等电动整车及配套企业近100家,投产50多家,本地配套率达80%,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产品畅销国内外。
绿源集团是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球领先的电动车现代化企业。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位于港北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总投资4亿元,占地面积约258亩,总体厂房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其中1号厂房约23000平方米,2号厂房建筑面积约86000平方米,规划年产各类电动车150万辆,是绿源集团立足西南、面向东盟布局的重要战略基地。
图为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整车装配车间一角。卢星俊摄
“我们企业的整车装配部占地20800平方米,划配置有10条同步预装自动流水线,目前首期投入5条流水线,年产能75万台。我们采取预装区和整车组装区分开、预装件通过悬挂链输送到整车组装区,能够有效避免零件转运过程中的磕碰和划伤。经过50道工序,每30秒就会下线一辆电动车,下线区域均配备了试骑检测道,确保每一辆成品车下线都经过骑行检测,达到100%的开箱合格率。”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朱小兰介绍。
今年9月,广西绿源智能工厂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从2020年12月27日开工奠基,仅仅时隔200余天,一座智能化程度高、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工厂已建成投产。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表示,贵港是连接中国华南、西南市场的电动车产业集聚地,是绿源“233”战略布局的要地。广西绿源贵港基地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传承绿源“智能制造”基因,承载集团“核技战略”使命,实现车架制造、铁塑件涂装、电机、整车装配、仓运配等关键工序的智能化生产,与浙江绿源、山东绿源形成绿源三足鼎立的核心基地群,成为绿源立足广西、辐射西南、挺进东盟的前沿基地。同时,以液冷技术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载体,着力打造成自动化水平最高、工作环境最好、生活配套最齐、产品独具特色的行业标杆性企业。
近年来,港北区引进了爱玛电动车、绿源电动车、欧派电动车、台铃电动车等电动整车及配套企业近100家,投产50多家,本地配套率达80%,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产品畅销国内外。图为欧派电动车项目。港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电动车行业领导者爱玛电动车落地贵港亦创造了爱玛集团新工厂建设投产的新速度。贵港·爱玛电动车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两轮电动车整车、三轮电动车整车、四轮低速电动车整车生产基地项目。“从落户到投产仅用了10个月。这里服务好、市场近、环境好、前景好,这个‘婆家’找对了。”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单线日产能突破1000辆。
广西飞能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永磁无刷直流轮毂电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企业,2016年签约入驻港北区,现有自动绕线生产设备5台,半自动化生产装配流水线3条,月产量3万台电机。该公司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产品销往越南等多个东南亚国家。
多措并举力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动车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目前市场保有量约3亿辆。2019年4月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迎来了行业发展的“第二春”。
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展示馆一角。港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有关业内人士称,在两轮电动车方面,新国标促使两轮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2021年起,超标车替换将开启换车周期,目前两轮电动车市场存量4亿辆中70%不符合新国标要求,2021年至2023年将是全国的换购高峰期。此外,共享电单车和即时配送的新经济模式将提升电动车需求量。预计2021—2025年两轮电动车年产量分别为5350万、5890万、6325万、5550万、5540万辆,年产值将超千亿元,加上三轮车、四轮车、车架、塑件、电池、电机、充电器、减震、烤漆、轮毂、座垫、仪表等配套企业,产值将达万亿元级。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政策、资源、营商环境等发展红利,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黄英梅表示。
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港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是搭平台,推动产业集聚。港北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加主动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机遇,围绕整车及配套行业排名前20的企业进行精准对接,精准招商,力争在2022年底前把行业前20的整车及配套企业全部引进贵港并落地投产,真正形成“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同时,主动与中国电动车协会、自治区重点部门对接合作,创新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贵港市成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博览会和中国电动车行业协会年会的永久举办地,努力打造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不断打响“好电车贵港造”品牌。
二是拓市场,畅通销售渠道。港北区将瞄准全国、东盟两个市场,走出一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之路。在全国市场方面,重点聚焦湖广云黔等周边省份市场,主动与供销系统对接,充分利用好供销系统在乡镇销售网络点多面广的优势,不断创新电动车销售道路。在东盟市场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争取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战略部署中,融入北部湾经济区,打通进入东盟国家市场的出海通道。同时,用好用活东博会和贵港电动车永久举办地等重要展会平台,积极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让港北产品在东盟国家站稳脚跟。
11月4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中国新闻报专题刊发报道港北区打造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新高地。
三是优环境,服务企业落地。港北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处级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作制度,推行“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区长服务企业接待日”等活动,为电动车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让电动车企业“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在园区方面,进一步提升电动车产业园区能级,实施园区“八个一”标准化建设,全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功能园区。在政策方面,全面落实好《贵港市推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支持汽车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同时,参考广东、重庆等省市,结合我区实际,从土地厂房保障、税收、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措施。
四是强治理,规范市场秩序。港北区将进一步加强电动车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电动车行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