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世界经济风云,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专家认为,2008年以来的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样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而这次技术革命将会是新能源产业的革命,他们坚信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将是带动经济走出危机的火车头。
今年,一些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把开发新能源作为投资的重点,计划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欧盟也宣布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英国政府公布了《低碳转型发展规划》……各国的“绿色新政”似乎已经让人们嗅到了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气息。
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启动新能源革命的按钮之时,我国也加速了新能源革命的进程。今年,我国新能源频吹政策暖风:2月中旬,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为北京等13个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城市授牌;2月下旬,国家出台了年内在全国推广1亿只节能灯的财政补贴政策;今年一季度,“太阳能屋顶”计划出炉,财政将对三类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近日,财政部又出台十大措施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包括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启动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建设,实施“金太阳”工程等。备受关注的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将很快出台。
不久前,国务院召开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新能源产业是其中被着重讨论的一个新兴产业。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将新能源产业提升至战略产业地位。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大功率发电和输变电、新能源汽车、硅材料提纯等重点关键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效照明产品以及风电机组、光伏电池等已经形成较大规模。
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那么,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能源传输网络如何才能实现“一网多道”?如何推动城市启动绿色建筑计划?本报推出专题报道,就上述话题采访了业界部分专家和企业的负责人。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