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盘点2013年锂电池行业重大事件

2014/1/6 阅读:7653

13年末下半年中国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脚步有望快速向前。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也直接受益,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2013年中国锂电池的出货量约为48亿只,较2012年的39亿只增长20%。新能源发展的脚步有力地推动锂电池产业,2014~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的需求规模将达到23336MWH。即使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70%的成功率计算,锂电池的需求规模也能达到16737MWH。

 

汇总2013年以来锂电池行业的重大事件,以飨读者。

 

12月23日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成立

 

注册资本5.4亿元的“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是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指导下,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具体推进下,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天津力神电池股份公司共同发起设计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研究院要做好定位。一方面应该解决基础材料研究,传统材料性能提高幅度不会太高了;另一方面应该解决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的突破能够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12月10日天津40亿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落户苏州

 

天津力神华东基地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从事包括汽车动力电池在内的锂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材料、超级电容器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15亿元,注册资本5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00亿元。项目计划用地500亩,首期用地拟建设厂房约10万平方米,规划5亿安时动力电池电芯装配产能。

 

11月21日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家标准部分意见稿已完成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孟祥峰表示,目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家标准中高功率应用和高能量应用部分的意见稿已完成,并处于公示及意见征求阶段。

 

孟祥峰是负责动力电池单体电池国家标准的核心起草人之一。截至目前,由电动车辆分标委组织起草的,涉及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国家标准共有三部分:高功率应用、高能量应用和安全要求,其中前两部分的征求意见稿已完成,并处于公示及意见征求阶段。

 

11月13日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召开

 

11月13-15日,堪称全球锂电行业“达沃斯”的2013年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2013)暨江西(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合作推进会在江西省宜春市召开。

 

论坛由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工信委联合主办,中国电池网、真锂研究(RealLi)、亚洲锂都产业联合会等联合承办。来自包括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雷诺、博世、江森自控、松下、通用、西门子、伊藤忠、国家电网、上汽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及比亚迪、昌河、江铃、安凯、天津力神、ATL、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多氟多、斯特兰、天齐锂业等400多家国内外知名锂电产业链企业、近700人出席,为2013年度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参会国家和企业人数最多的年度行业盛会。

 

会上,国内外嘉宾代表共同研讨了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技术的研发进展及其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移动基站等代表性储能市场的应用进展,探讨了产业发展前景和趋势,推动了外企业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10月31日财政部公示锂离子电池隔膜补贴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财政部将2013年拟支持的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名单进行公示,涉及电池方面的项目均为隔膜项目,分别为河北金力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用高安全耐热隔膜项目、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产业化及在动力电池上的示范应用项目、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年产4000万平方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PE膜项目。受此影响,资本市场锂电池材料公司受热烈追捧。

 

10月28日中国首条镍氢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在湖南投产

 

中国首条镍氢汽车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产。科力远公司董事长钟发平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以日本湘南工厂团队和技术为基石,采用全自动生产线,首期可年产6万台套全球最先进的镍氢汽车动力电池,2018年产能达产30万套,并将降低电池成本30%-50%。

 

10月22日广州工研院建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体系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申报的2013年度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实施方案,获得工信部及财政部联合发文批准立项。

 

10月20日国内首条锂电池粉料全自动生产线正式投产

 

由中国电科43所恒力公司参与联合研发、并承接制造的国内首条锂电池粉料全自动生产线在四川正式投产。该生产线突破了原有“单炉单线”设备的局限性,形成世界独创的“一拖多”可组装式一体设备,可大大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能耗,为用户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废气处理系统则体现了节能低碳环保,系统通过废气吸附、饱和结晶、固液分离等多道工序,实现了废气零排放。

 

10月18日比克动力锂电池项目落户大连

 

年产1.2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将落户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环评公示。该项目由大连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53830.96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88403.53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电芯制造生产车间1#、电芯制造生产车间2#、材料仓库、电芯仓库、成品仓库、PACK厂房、化学品库、安全试验室等,总投资约6200万美元。项目建成后,年产1.2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该项目计划2014年9月竣工。

 

10月18日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研究项目取得进展

 

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项目“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突破了智能充放电管理、限流充电、FCC容量自学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锂电池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已进入整机试运行阶段,即将进入产业化的阶段。

 

8月12日新能源车需求低协鑫180亿锂电项目搁浅

 

协鑫动力自2011年11月份和2012年9月份先后联合苏州吴江区和徐州市,宣布分别投资180亿元和100亿元左右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项目。

 

但,事与愿违,协鑫动力现在基本上已名存实亡,工厂半年前已停止生产动力锂电池了,原有的团队200多人差不多都解散了。“协鑫动力的控股股东希望地方政府投资出钱来发展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项目,一旦该项目不成功,企业也不会有影响。但是地方政府不能接受,最终这两个地方政府收回了土地。”接近协鑫动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人士张建说。

 

7月9日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正式成立

 

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日前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首个与石墨烯材料相关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中心,主要从事石墨烯材料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标准制订以及质量监督检测。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晶质石墨矿主要的蕴藏区和当前鳞片石墨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中国三大石墨矿生产基地之一。

 

7月8日锂离子动力电池高安全性隔膜开发取得突破

 

由厦门大学和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联合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的“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用功能隔膜的技术开发”项目已建成一条年产300万平方米陶瓷功能隔膜试验线,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配方固化,合浆、涂布、分切工艺技术开发,形成生产能力,并进行了陶瓷隔膜电池设计、试制与测试。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和补充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缺失的关键一环,对于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和应用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7月1日中国车用高能量型锂电池技术获突破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支持下,“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系统和电池组技术开发”项目取得重大进步。该项目研发产品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38.6瓦时/公斤,功率密度达到915.6瓦/公斤,循环12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1%,成果已开始应用于批量生产的50安时能量型动力电池上。鉴于此次突破完成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重要节点,将为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6月19日台湾实联锂电池项目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

 

总投资1亿美元的台湾实联锂电池项目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实联锂电池项目主要从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汽车启动电池和汽车动力电池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电池800万支,销售近50亿元。

 

6月17日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天津

 

由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兴建的“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