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年代步车成为老年人日常出行基本的交通工具,也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一边是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一边是持续净减少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养老困局。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谈到人口老龄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世平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人口爆发式增长。2015年60岁以上老人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5年突破3亿,秒针每跳动3下就新增1位老人。
老年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疗、养老等现实的负担,巨大的老龄化需求也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就拿眼下风生水起的小型电动汽车产业来说,最初便是以老年代步车起家,逐渐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
受限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中青年人群迫于经济压力,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在繁忙的工作当中,至于家庭照顾,如:买菜做饭、接送孩子这些琐事都落在退休的老年人身上。因而老年代步车成为老年人日常出行基本的交通工具,也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只是现如今,这个欣欣向荣的“银发产业”却让老年人产生颇多尴尬。随着老年人的数量急速增长,这些问题更加凸显。
无牌无照很“尴尬”
首先,说到无牌无照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没有标准,即没有执行的规范。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老年代步车也没有相对应的驾驶门槛,很多情况下只要买得起就能开,就能上路。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老年人并没有很多驾驶经验,再加上反应能力迟缓、交通意识淡薄,导致车祸事件屡见不鲜、生命悲剧时有发生。
图为南通如皋市一辆低速电动汽车发生自燃,
一名小孩被烧死,一名老人被烧伤。
另外,老年代步车严格意义上不算是机动车范畴,如果它开在道路上与机动车发生了事故,也是很难界定责任的,因为非机动车有更高的路权,但老年代步车又不能上牌,也没有交强险,是没有能力对事故中的其他车辆进行赔偿的,所以无论是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都很难像正规机动车那样可以明确界定责任。
我们试想一下这样的画面: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壮大,低速电动车市场的继续疯长,马路上蜂拥而至的老年代步车,你推我搡,互不相让,坐在车后座上的小孩子哇哇地哭着,那感觉该有那么可笑又糟糕。
如今,老年人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相对应地,使用老年代步车的人也将越来越多,这样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在笔者看来,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非常有必要,而且这个规范应该针对老年人作特别设置,将老年代步车和其它的车型分离开来。针对老年代步车的生产厂家作出明确的要求,在最高车速、操控性能上进行分门别类的要求。而对于需要购买老年代步车的人群,政府部门可以和品牌厂家进行合作,为消费者进行驾驶技能的培训和交通规则的指引,尽量从源头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车子质量很尴尬
老年代步车本该是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的福音,如今却变成了“索命的黑白无常”。除了老年人自身交通意识的淡薄,老年代步车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是很大的隐患。
目前国内出现的老年代步车,大多数从功能上已经远远超越了“老年代步”的设计初衷,它们可以说是一种长得像汽车的轻便代步车,其中有电动的,也有烧油的,速度不慢,穿越在大街小巷,甚至在主要干道上也时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些老年代步车看着都很像汽车实际并不是,而且市场上在售的此类车型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安全配置,车身方面前后没有防撞吸能结构,车辆内部,安全气囊和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这些“高大上”的安全配置先不多谈,就连最最基础的安全带都没有配,这对于一辆能跑到30-40km/h的车辆来说,可以说它毫无安全性可言。现在也有部分厂家推出了配有安全带的老年代步车,不过其被动安全性能与机动车相比也是无法比拟的。
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中,老人和孩子都是两个最需要大力呵护的人群,而打着“方便老年人代步”旗号销售,却没有安全配置的代步车渐渐将这类产品送到他们手中,其实是增加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产品定位很尴尬
社会在发展,行业发展也日新月异。老年代步车从形似火三轮的摩托车,变为“敞篷”四轮;从双开门,变成了四开门;从四面透风,变成了冷暖空调;从拐弯伸手示意,变成了带反光镜、带转向灯、带倒车雷达……以前的老年代步车,也就是加了棚子的小三轮。现在的老年代步车,已经与小汽车几乎无异。
这种发展可以认为是行业的升级进步,但是似乎也偏离了最初“老年代步”的初衷。前不久在济南展上,笔者看到很多企业大张旗鼓地发布新车,场面甚是热闹。但是在了解过很多车型之后,笔者发现这些车型多以高端配置、时尚外形为卖点,而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设计却是屈指可数。
可以理解,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拓宽企业的发展路子,企业的产品有必要走多元化路线。只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需要那么高端的配置,老年人在意的是车子够不够安全实用,操作够不够简单,价格够不够实惠。
笔者建议小型电动汽车企业们在往高处拓展市场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老年人的需求。毕竟老年人仍然是低速电动汽车主要的消费人群,而且在未来十年,这一群体的市场潜力还会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