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轮车管理,三轮车执法,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就是扣留 ,没收、罚款等冰冷的行为;而网络上扑天盖地的与三轮车有关的以查扣以及车祸等相关的负面信息,似乎也在一直提醒人们这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尴尬。
三轮车管理,三轮车执法,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就是扣留 ,没收、罚款等冰冷的行为;而网络上扑天盖地的与三轮车有关的以查扣以及车祸等相关的负面信息,似乎也在一直提醒人们这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尴尬。
不过,不久前发生在某地的一则与三轮车相关的新闻,却让大家在冰冷的冬日感受到了夏日的温暖,同时,这件事也向所有人展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冰冷的原则与人性的关怀并非不可交融。
据相关媒体报道,1月19日中午,石柱县公安局悦崃所民(辅)警在鱼池镇峡口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清理排查化解工作的过程中,拦停了一辆无牌照、外观破旧不堪的三轮车。
由于这辆三轮不仅无牌无证且破旧不堪,上路行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且已达报废标准,按现行法规,理应依法扣车并强行报废。
不过,面对70岁的车主万某不愿自已的车子被执法人员没收后报废,执法人员心生侧隐。不过,由于万某的这辆三轮确实应该报废,民警考虑到万某家境贫寒,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陪万某一起把辆三轮开到当地的一家废品站,在民(辅)警监督下把车销毁,然后把销毁的车辆变卖后的所得收入全数交给了万某,既解决了报废车辆上路后的交通安全隐患 ,有妥善照顾了车主的利益。
事后,万某拿着钱,对执法的民(辅)警的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连连表示感谢。
上述案例,只不过是三轮车强制报废海量案例中比较异类的仓海一粟。
小编认为,法律法规的本意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如果一项法规落地后,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无论程序是否正确,其结果都是多数被执法人员的利益反到追究害,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法规和政策是否存在问题了,比如一刀切式的禁限三轮。
然而上述案例,却让我们看到了冰冷的法规与人性的关怀的相交。其实,只要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的话,那么三轮车,特别是电三轮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