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国内许多城市应该恢复自行车道,比如珠海,这样可以方便公民健身”。近日,美国花旗银行高级副总裁鲁鸣先生在珠海作客“梦想对话”时,建议珠海等白领聚居的城市,应该恢复专门的自行车道。
不可否认,城市交通堵塞,为道路管理带来了难题,所以,取消自行车道成为某些地方政府改善交通拥堵时的首选。初衷或许是好的,但骑自行车出行的普通百姓却不方便、不安全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陈学武认为,城市的主干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三权分立”,自成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路与车的矛盾,不应只局限于‘修路’与‘限车’两方面”。因此,如果取消了自行车道,骑车的人在混合的车道中穿梭,很可能险象环生。
要知道,百姓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是他们的权利,取消了自行车道,就等于否认了百姓的“自行车上路权”。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某些地方政府只看到缓解交通压力的需要,而没有看到普通百姓的出行需要;只看到了城市建设的需要,而没有看到群众权利的流失。因此,如果用民众权益的丧失换取城市的发展,用普通百姓的危险换取交通通畅,无疑与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相去甚远。
地方政府如果过于看重机动车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自行车道的日益萎缩。现在,由于机动车日益增多,一些城市污染日趋严重、粉尘、废气不断,城市污染的治理难度无形中增加了。所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大力倡导中国大城市应该恢复自行车道,并引用国外城市的经验,“市长不应只考虑去改善30%有车族的生活,而是要为占人口70%的无车市民做些什么。构筑多样性的交通体系和可步行城市”。
据了解,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对自行车十分重视,因为它环保、健康,有利于缓解交通堵塞。法国还特意举行自行车节,号召人们采用环保自行车;美国一些地方也纷纷举办“骑自行车上班周”活动。毫无例外,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非常高的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选择了提倡推广自行车和大力建设自行车道。让人欣慰的是,我国有的城市在走了一段弯路后,又重新拓宽了自行车道,比如广州市就恢复了自行车道。
总之,取消自行车道的做法,忽略了民情、市情和国情的,有些超前了。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恢复自行车道,让城市真正成为百姓的城市。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