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PS定位 GPS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它是由美国研究的一种定位方式。其系统由在轨道上运行的31颗卫星(数字记不清了)和地面终端构成。
在轨卫星呢,是很多在太空中飞来飞去的卫星,它们的轨道是有规律的:无论你在全球什么地方,至少同时有4颗卫星在你头顶,其实跟我们关系不大
。
地面终端,其实就是我们通俗说的GPS,它可以接收你头顶上那些飞来飞去卫星的信号,然后根据信号计算出你当前的位置。常见的终端有车载导航GPS、手机内置GPS和徒步户外GPS等。一般民用级别的精确度在10米左右。使用GPS时,需要在室外空旷能接收到GPS卫星信号的地方才可以,室内基本无望。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sim卡,不需要连接网络,只要在户外,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可以准确定位。但是GPS启动后搜索卫星的时间比较多,一般需要2分钟左右(俗称冷启动)。
2、基站定位 这是出现较晚的一种技术,其原理也比较简单。楼主最初听说是在2006年,中国移动推出过这么一款利用基站定位的手机地图,还是塞班系统的,体验简直弱爆了
。
手机在插入sim卡开机以后,需要搜索周围的基站信息(就是找信号),通常在有信号的地方,手机能搜索到的基站不止一个,就像你的笔记本在小区里能搜到不止一个开着的路由器一样。然后手机会自动从这些基站中选择信号最好的(假如是基站A)连接注册。其余的基站就不用了吗?不不,手机仍然搜索着它们,一旦你离开基站A一段距离,基站A的信号不如基站B了,手机会自动切换成基站B。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待机一天,你在火车上比在家里耗电要多的原因,手机需要不停的搜索、连接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