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埃隆 · 马斯克来说,最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特斯拉正面临产能困难,第三季度仅交付了 222 辆 Model 3,而支付定金的客户则有 4 万人。" 难产 " 的问题困扰了马斯克很久。更糟心的是, 2017 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现实:特斯拉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 29.85 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 22.98 亿美元;净亏损 6.71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 2200 万美元。
不过,一条好消息就能让焦头烂额的马斯克重拾信心——特斯拉要去上海独资建厂的消息得到了中国官方和特斯拉的正面回应。
10月26 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首度证实:目前,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正在与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北京时间11月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在中国制造电动车,起码还要三年时间。
据 CNBC 报道,马斯克向分析师表示:特斯拉在中国计划建设的工厂,可能会专注于为中国和周边国家制造被称为大众版特斯拉的 Model 3 车型,以及即将推出的 Model Y,计划年产能数十万辆。他预计,生产将于三年后正式开始。

资料图:马斯克。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马斯克称,2019年前特斯拉不会在中国有大规模的资本支出。但如果不在中国本地建设工厂,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规模将因为价格过高受到限制。中国目前针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特斯拉未来在华工厂计划年产数十万辆电动车,供应中国及部分亚洲市场,生产车型将是量产大众车型Model 3 和未来推出的Model Y,而不是价格昂贵的Model S 、Model X。
其实,马斯克多次表达过要在欧洲和亚洲建设汽车和电池制造中心。马斯克就曾在 2015 年公开表示,在中国建厂有望将汽车在华售价减少三分之一。目前,其中国地区的售价比美国高大约 50%。他还认为中国将会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并预测其在中国销量将占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马斯克的野心昭然若揭,但国产化进程屡屡受挫。事实证明,这块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没那么好切。
2013 年,特斯拉的商标被抢先注册。" 特斯拉 " 的中、英文商标 " 特斯拉 "、"TESLA" 早在 2006 年就被人注册。除此之外,还有入华政策的限制。外国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是与国内企业建立由国内品牌控股的合资品牌或企业。这样做虽然可以避掉 25% 的关税,但却要与本土合资方共享利润及技术。
而特斯拉此次入华则选择 " 独资建厂 ",虽然 25% 的关税必不可少,但 100% 的控股权却可以让他 " 吃独食 "。据美国财经媒体预估,在华生产能够将单车成本下降 20% — 30%。产能问题解决了,还可以独享利润,马斯克的这一步走得相当稳健。
特斯拉的国产化,意味着它将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国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