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前段时间禁止了电动自行车进城,近日看见报道,商家推出了一种所谓的“隐形电动自行车”,从外观上看,基本就是普通自行车。
看到这条消息,不禁喜曰:广州政府又干了一件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的大好事。试想,如果没有这条禁令,如何会有这种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问世?广州政府有关部门,实在是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领会透彻了。
我不知道广州为什么禁止电动自行车。老实说,这东西我实在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先不说节约能源这种高瞻远瞩的话,就是方便一下老百姓出行,也不是什么坏事。没有个合适的交通工具,总不能全民跑步上下班吧?
禁止这东西的另外一个理由,可能是该物件儿不合格的比较多。要是秉承这种有不合格产品就直接砍掉整个市场的话,在毒大米都层出不穷的时代,全民不但应该跑步上下班,而且应该都学四川的老中医去辟谷。
可惜的是,广州需要电动自行车的百姓中,不但少有长跑健将,而且更少有老中医,所以,商人们马上就开发出了这种产品,简直比二战时为了应付空袭而发明雷达还快。这只是又一次证明了经济学的一条颠扑不破的原理: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应。
但总是有人希望打破这种常识,其方式除了发明永动机、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以外,就是打算用行政命令来进行尝试。可是就我所知,这种努力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还别说对老百姓有好处的电动自行车,就连大家都承认没什么好处的酒都禁不了。可是,这种行政命令还是发了下来,大家就总要问个为什么。
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政府偷懒的结果。一般来说,不太偷懒的政府,对于一个整体上看未必有好处但对一部分人实在是必需的东西,都要经过一番论证考察,最好让双方的利益得到一个平衡。但偷懒的政府,就会把比较容易摆平一方的利益一刀剔下。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学过两天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定会有商品来填补这个空白的市场。原来科技没这么进步的时候,出现这种产品是件比较麻烦的事,现在这个时代,弄张羊皮直接用万能胶一粘就可以上街了。
而且本来偷懒的政府觉得自己一刀把整个市场拿下事情就解决了,但只要使用这招的政府总会发现,其实他们的行政成本一定比认真去管理这个市场的成本要高。可是,所有打算偷懒的政府都更懒得去这么思考。所以,他们总会用这种方式来推动科技的快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