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2014-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新一轮技术变革元年”(一)

2014/3/3 中国电动车网特约评论员、特邀撰稿人 宋子奎 阅读:8756

【提要】1.引言及“新一轮技术变革”概述;2.技术背景、制约因素以及“未来十年”国内刚性需求市场预期;3.探究现有产品之“低速轮毂电机直驱方式”的技术局限性;4.“新一轮技术变革”之途径及其“低成本”优选解决方案;5.“革新中置电机及其驱动方式”乃现阶段技术变革之道;6.“新一轮技术变革”有益于产销市场可持续发展;7.“新一轮技术变革”有助于产业整体跨入“锂电化时代”;8.“新国标”环境下之“技术变革”将迎来产销市场又一个“十年辉煌”;9.结语。

 

1. 引言及“新一轮技术变革”概述

纵观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历程,自该产业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只不过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但普及率及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或是现有任何一种路面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曾经历过一次“技术变革”,也就是称之为“原创设计”的轮毂电机及其驱动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于电动自行车产品在中国的广泛普及,乃功不可没。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使得电动自行车行业本身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延续了“十年辉煌”之久,令世人刮目相看,也称得上是:民族产业超常规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

 

那么,能否再延续产业发展及其产销市场又一轮“十年辉煌”?毋庸置疑,还将取决于市场需求。然而,由于近年来,随着产能的急剧增加和保有量的不断攀升,而目前城市普及率及拥有量颇高且刚性需求趋渐饱和,则主要消费群体(刚性需求)无疑将会转向农村这一“新兴消费市场”。据此而言,它或将引发“刚性需求市场”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的提前到来,但前提条件是:就“新兴消费市场”所需产品而言,它对于产品的“经济性特点”与“实用性功能”之要求或更高,比如,续航里程更长、爬坡能力更强等等。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化解当前“产大于销、产能过剩”之矛盾;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产品设计、才能充分满足“新兴消费市场”实际需求;则成为影响产业(行业)现阶段发展、并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

 

具体的讲,就该行业技术发展现状而言,目前产品多采用的“低速轮毂电机直驱方式”,当用于低速车辆时,由于存在其固有的技术局限性,主要为:“低转速轮毂电机”其功效(即: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乃受到限制;而为了满足产品爬坡能力、续航能力(里程)等相关实用性功能之要求,目前也只是通过相应增大“动力蓄电池”容量配置来解决的,这将导致产品实施成本或大幅增加,则性价比不高。因而,或很难满足当前及未来“新兴消费市场”所需产品之经济实用性要求,或因此而将成为:电动自行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相关分析之后具体给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载入史册,但同时也预示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即将开启。

 

而之所以给出如上判断,依据及其理由则源于,其一,当前国内消费市场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即:“新兴消费市场及其更广泛消费者”,已成为“刚性需求(新增销量)”之主流消费群体;其二,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其中也包括“新国标”出台后,将对“车速”等相关技术指标给予严格限制,而随着对“超标车”治理力度的加大,相应的交通法规也将进一步规范;其三,受到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目前电池技术的瓶颈制约(如:高性能动力电池成本仍相对偏高,导致整车产品价格偏高)等等。鉴于上述诸多客观原因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则现有产品多采用的“低转速轮毂电机及其直驱方式”,由于存在其固有的技术局限性,又将成为制约该产业现阶段发展的“技术瓶颈”,因而必须做出改变。

 

并且,我们充分运用好现有成熟技术、以及常规技术手段,不但是能够作出改变的,或将产生尤为显著之技术效果。不仅如此,目前,针对于如何来更有效提升驱动系统“功效”之相关改进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案例也已呈现。所以,它并非仅是停留于口头上的一些空谈,或者只是一种设想。具体而言,为更有效解决(克服)现有产品之“轮毂电机直驱方式”的不足,即:用于低速车辆时存在技术局限性(功效及工作效率较低);而新一代“高效能技术平台”也已出现,例如:“高效节能型”驱动系统(中置电机)技术上的突破、以及“延寿型减速增矩”传动系统(装置)的开发应用等等(典型参考样机如图片所示)。

 

 

据上所述或表明:新一轮技术变革已经开启,2014也将成为这一技术变革元年;或者更确切的讲,是由于“新兴消费市场”之巨大需求而引发了新一轮技术变革,或乃客观规律。但它对于整个行业今后发展而言,或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即将颁布之际、即在“新国标”之环境下,通过“新一轮技术变革”则能有效突破目前“电池技术”之瓶颈制约;将有助于实现产品进一步优化设计并显著提升其“性价比”,继而可充分满足“新兴消费市场”及其更广泛消费者之实际需求。这对于大幅提高产品普及率和社会保有量,即进一步扩大“刚性需求”市场空间、以推动产销市场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尤为显著之实际效果。据此而言,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之发展,或将迎来产销市场又一个“十年辉煌”。何以这样断言?是否有些主观臆断和片面性呢?为此,我们不妨通过如下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便能找出相应的答案,您也将会给出较为客观与更为准确(明确)的判断。

 

2.技术背景、制约因素以及“未来十年”国内刚性需求市场预期

就现有电动自行车产品所采用的“轮毂电机技术”而言,客观地讲,或还称不上“原创设计”,更确切地讲,其“原创性”更体现于,它是一种成功的技术移植。例如,您会发现它不仅与我们早现就已使用的“吊扇”所采用的电机很相像,而且,基本结构特征(外转子永磁体)也相类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看似并不起眼的技术,成功移植于电动自行车产品,并能产生如此巨大之商业价值,或是当初我们所无法想象和难以预见的。尽管我们做了诸多后续改进,但也都是基于这一“技术平台”、并运用现有技术所做的一些优化改进,完全不能与轮毂电机之“原创性”,以及由它所带来的“技术变革”相提并论。

 

因此,毫不夸张的讲,是由于轮毂电机的出现、并获得广泛应用,而引发了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行业)的一次技术变革,并带来或可谓成就了产销市场过去的“十年辉煌”。而这不只是因为:它与早期的“外置式电机”驱动方式相比,省去了传动连接装置,功率损耗相应降低,并使驱动系统工作可靠性有效提高;而由它所带来的改变及其效果或体现于:其“简约化”之设计理念及其“低端化”市场定位,致使产品所具有的“经济实用与便捷性”之特点,充分迎合了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与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相适应,尤其是与更多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相吻合,与基本国情、民情相适宜,因而市场广泛。

 

或者更客观与具体地讲,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行业),之所以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能够获得超常规快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或在于:其一,我国人口基数大,则“刚性需求”市场空间亦较大;其二,非机动车之属性,无需驾照、车辆年审以及能源消耗较少,则综合使用成本低廉;其三,就日常交通代步工具而言,相比于传统的自行车,不仅省时省力且续航里程相应延长,则与更广泛消费者日常工作与生活等实际需求相吻合。因而更确切地讲,乃由于产品准确定位于“低端化”消费市场,则“刚性需求”市场空间巨大,或因此而成就并延续了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销市场过去的“十年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以及保有量的不断攀升,而目前“刚性需求市场”之容量还有多大,以及如何改进产品设计才能充分满足更广泛消费者之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普及率即社会保有量,继而使产销市场得以持续发展。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出更为客观地分析与判断,并付诸实施。

 

更具体地讲,就现阶段国情而言,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现如今,城市不断扩大、道路随之延伸,则要求产品应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里程);而且,特别对于边远地区以及丘陵地带路况,为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则驱动电机之功率匹配相应较大,致使能源消耗亦相应增加。而为了满足产品上述相关实用性功能之要求,目前也都是基于相应增大动力蓄电池容量配置来实现的,则将导致整车实施成本或大幅增加。因此,如何保持产品仍具有“经济实用性”之特点,乃当前电动自行车技术改进中,最为迫切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就在于,当前的消费市场主体(刚性需求市场),已发生了“根本性”或称之为“基础性”变化。

 

例如,就消费市场现状而言,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社会保有量或已接近2亿辆,而且,城市普及率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